阿勒泰市公司注冊無地址(阿勒泰地區人社局地址)
阿勒泰市公司注冊無地址
那么解決這種困擾的辦法,就是用虛擬地址注冊公司。
虛擬地址是什么?虛擬地址注冊公司合法嗎?
虛擬地址并不是虛假的地址,虛假的地址不能用于注冊公司,但虛擬地址可以用于注冊公司的,但是這個地址不能用于實際辦公,適用于不需要實際辦公地址的創業者。是否合法安全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一般正規的虛擬地址是合法的。
注冊地址掛靠也就是指客戶不用提供一個專門的場地注冊公司,但是必須登記一個注冊地址,否則后續無法聯絡將納入黑名單處理,所以選擇掛靠地址,是一個省錢、省時、省力的一個最佳方案。
以下就是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最常見的幾種地址掛靠的情況,希望對大家注冊公司掛靠地址作參考的時候,有所幫助。
1、住宅地址
常見初創企業首選地址,節省前期創業成本負擔,現地址有25位數房屋編碼即可注冊。
優點:節省前期創業成本負擔,
缺點:經常沒在家,可能無法及時接收到信函及檢查會導致進入異常,抽查了也有的無法提供場地證明材料實審。
2、集群地址
集群地址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地址,這種地址就是屬于入駐一些商務秘書公司,商務秘書公司是經過工商局批準,專門為初創業公司進行地址托管,這種地址在公司注冊或者地址變更被駁回的情況下,是可以為客戶提供場地使用證明去實審的
優點:掛靠服務費便宜,且后期可以接收工商局、稅務局信函,有效地避免了地址異常的情況。
缺點:商務地址是可以掛靠多家公司的,所以達不到一址一照的要求。
3、紅本地址
此地址通過房管局正規備案,并且頒發紅本租賃憑證,目前市場上對這種地址的需求非常之高,可以用于公司注冊,地址變更,工商稅務抽查等等一系列事項;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紅本租賃憑證辦理時,承租方必須是法定代表人或股東。
優點:一址一照,通過房管局備案的正規租賃憑證,且可以用于開設公司對公賬戶,后期可以為客戶提供接收工商局、稅務局信函的服務。
缺點:價格高些
4、申請政府提供孵化器地址:為了鼓勵創業,拉動郊區經濟發展,國家為了鼓勵創業,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包括提供免費注冊地址,意思就是由園區政府提供虛擬的注冊地址,這個地址是被認可的,公司注冊下來后可以在本市的任何地方經營,后期根據實際地址到工商做出地址變更。
再來給大家說一下,還有哪些地址可以用來進行公司注冊:
農民房(小產權房、統建房),小區,寫字樓,大廈,商鋪等,均可以用于公司(個體工商戶)注冊使用,如果自己有這些地址的話,可以首選自己的地址用于公司注冊。
提醒:
公司地址掛靠已經規定是合法的,但是您選擇掛靠地址時,需要看對方的掛靠地址是否在工商局備案,如果備案說明正規合法,如果沒有備案,會有風險!需要房東或業主提供紅本租賃合同(一址一碼)和場地使用證明文件的地址。
阿勒泰地區人社局地址
機構名稱 |
科室負責人 |
聯系電話 |
機構職能 |
辦公室 |
欒偉強 |
2102003 |
|
就業促進科 |
米金芳 |
2102011 |
|
人力資源市場科 |
古麗瑪依拉 |
2103273 |
|
職業能力建設科 |
王勝堂 |
2100323 |
|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科 |
曹馨 |
2102007 |
|
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 |
周鳳梅 |
2100293 |
|
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科 |
沈紅 |
2102009 |
|
勞動保障監察科 |
葉爾江 |
2100302 |
|
地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 |
李棟 |
2129686 |
|
信息中心 |
劉旭東 |
2102059 |
|
勞動監察支隊 |
楊建軍 |
2102057 |
|
人事教育培訓中心 |
薛景濤 |
2102005 |
|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 |
韓云靜 |
2100302 |
|
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
丁勇 |
2106591 |
|
地區社會保險中心 |
楊棟山 |
2102029 |
|
1.機構名稱:阿勒泰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辦公地址:建業路11號
3.辦公時間:
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14:00下午16:00-20:00(夏季)
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14:00下午16:00-19:30(冬季)
4.內設機構及聯系方式:
(一)辦公室。負責機關政務事務工作,承擔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工作;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財務、建議提案答復、政務公開等工作;承擔重要文稿起草;協調專家咨詢;承擔規范性文件管理有關工作;承擔機關的機構編制、干部人事、勞動工資和教育培訓工作;承擔組織實施地區人社局財務內控管理和內部審計工作;承擔專項資金、國有資產管理、基建、政府采購工作;統籌協調信訪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協調處理涉及勞動、人事方面的重大信訪事件或突發事件;組織協調各科室落實法制宣傳教育及有關法律事務工作;督促各科室落實相關法律法規、推進依法行政;綜合管理機關信息化建設。
聯系電話:2102003
(二)就業促進科。擬訂地區就業創業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健全地區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貫徹落實就業援助、特殊群體就業等政策;貫徹執行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派遣、“三支一扶”計劃實施、管理和考核等工作;貫徹執行國(境)外相關人員(不含專家)入境工作管理政策;負責地區就業信息化建設,實施就業統計監測制度。
聯系電話:2102011
(三)人力資源市場科。擬訂地區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負責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工作;負責本地區內設立中外合資(合作)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政審批許可和職業介紹機構資格認定工作;負責地區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化建設;承擔地區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監督檢查工作;按規定承辦調配人員事宜;會同有關部門承辦自治區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和科技特派員到艱苦邊遠地區服務工作。承擔地區評比達標表彰,承辦以地委、行署名義開展的地區級表彰獎勵活動,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表彰獎勵工作。
聯系電話:2100319
(四)職業能力建設科。擬訂地區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政策和規劃;擬訂地區技能人才培訓和激勵政策;落實職業技能考核能力水平評價政策;貫徹執行公共實訓基地建設規劃、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貫徹執行技工院校、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發展規劃和管理規則并監督;指導地區技工院校、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師資隊伍建設;貫徹落實國家職業分類、職業技能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意見;負責地區職業技能競賽工作。
聯系電話:2100341
(五)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科。負責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貫徹實施事業單位人員和工勤人員管理政策,擬訂地區事業單位人員和工勤人員配套管理措施并組織實施;按照管理權限,承辦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的核準或備案事宜;負責事業單位人員考核、獎勵、懲誡、辭職、辭退等工作;負責事業單位招聘工作;貫徹執行事業單位招聘國(境)外人員(不含專家)政策。貫徹執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收入分配、福利和離退休政策;貫徹落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落實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和工資收入分配政策,加強工資分配管理;組織實施機關事業單位病殘鑒定等工作;承擔有關事業單位人員安置方案審核工作。
聯系電話:2102007
(六)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地區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貫徹執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規劃和政策,組織實施地區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培養和選拔工作,負責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申報和初、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考核、評審、認定工作;負責少數民族中青年骨干人才特殊培養的選拔、推薦和管理工作;承擔地區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的選拔工作,綜合管理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組織實施繼續教育政策,負責繼續教育基地的評估認定工作;落實博士后管理制度;貫徹落實吸引國(境)外專家、留學人員來疆(回疆)工作或定居政策。
聯系電話:2100293
(七)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科。貫徹執行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及其補充養老保險政策;貫徹落實企業死亡職工遺屬待遇和非因公傷殘職工待遇政策和給付標準;建立地區養老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制度;組織落實企業職工離退休政策;承擔地直機關、事業單位的合同制工人及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管理職能;負責全地區特殊工種職工退休審批以及地直企業、參保單位職工退休審批和養老保險待遇給付標準的審核工作;擬訂地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辦法并安全運行;指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業務工作,督導擴面征繳工作;組織審核傷殘等級鑒定;承擔有關企業職工安置方案審核工作。貫徹執行失業保險政策、規劃和標準;貫徹實施失業保險基金管理辦法,建立地區失業預警制度,貫徹執行經濟結構調整中涉及職工安置權益保障的政策;貫徹實施國家和自治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險和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措施和標準;貫徹執行國家、自治區工傷保險政策、規劃和標準;指導監督地區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的工作;貫徹執行工傷保險基金管理辦法、待遇項目和給付標準;擬訂地區工傷保險協議服務管理單位準入標準;擬訂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監督制度;依法監督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征繳、支付、管理,并組織查處重大案件。承擔編制涉及養老、失業、工傷等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并組織實施。
聯系電話:2102009
(八)勞動保障監察科。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勞動監察工作規劃和工作規范;組織實施地區勞動監察工作,依法查處和督辦重大案件;指導縣(市、景區)開展勞動監察執法工作;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組織處理有關突發事件;負責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承擔行政執法人員培訓、資格證件管理工作;貫徹落實國家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指導、協調農民工工作信息建設;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勞動關系政策,落實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實施規范;貫徹執行企業職工工資收入分配調控和辦法,指導和監督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和企業負責人工資收入分配;擬訂并組織落實地區企業工資指導線、最低工資標準、行業人工成本信息的有關政策;指導地區勞動標準制定工作;監督執行消除地區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承擔行政復議、訴訟、調解和行政處罰聽證工作;組織實施地區企業勞動模范評定工作;開展地區勞務派遣行政許可;貫徹執行國家和自治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擬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的規章制度,指導監督和依法組織協調處理勞動、人事爭議及調解仲裁和預防工作;負責地區仲裁員的管理、培訓等工作。
聯系電話:2102052
撥打電話:400-6236867
在線咨詢:點擊發起人工客服會話>>>
在線預約:點擊即可人工預約服務>>>